已经有多久,你没有把“希望”这个词中国男篮联系在一起了?但是在北京时间8月18日凌晨,即便最终盼来的是一场1分惜败,即便阔别10年的亚洲杯之巅只差毫厘,那些一路陪伴和见证的人,想必都是依次经历了遗憾的叹、释然的笑,继而是再也抑制不住的泪。
89-90输给实力超群的澳大利亚队,我们已经重新成为亚洲最强之队。更别提,原本以为实力悬殊的对决,愣是被我们迫近到最后一秒;原本以为的残阵,竟打出了中国男篮自2019世界杯以来最流畅、最热血的大赛表现;原本以为要等周琦、杨瀚森、崔永熙、曾凡博甚至U19国青的后辈们扛着我们走出的漫长黑暗,随着今天的破晓,缓缓挪至身后,前方是亮堂堂的希望。

图说:一个亚洲杯亚军让我们热泪盈眶,这其中的甘苦又岂止6年?
虽然有计划外的惊喜,但即便是在这段蛰伏的漫长岁月,我们仍坚信这一天终将是要来的。10年前的长沙,我们最后一次摘得亚锦赛/亚洲杯的锦标;9年前的里约,我们最后一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;8年前的雅加达,我们最后一次以亚运会金牌守住自己“亚洲最强”的招牌……可是从2019年,本土举办的那届五味杂陈的世界杯开始,中国男篮一寸一寸失去阵地,也丢掉希望。
但这6年间,不放弃、不躺平的中国男篮终于把憋了许久的这口气,在2025年夏天全部倾吐。先是6月底,杨瀚森在首轮第16顺位被开拓者队摘牌,凭实力和好运为我们在NBA强势续上“中国血脉”;然后就是8月的沙特吉达,这个曾为中国体育贡献“吉达惨案”的地方,男篮的小伙子们让自己配享了诸多原本与他们毫不相干的赞誉——虽败犹荣、敢打敢拼、未来可期……

图说:虽有遗憾,但赛后全队还是相互击拳鼓励,小伙子们值得!
2001年10月,中国男足首次挺进世界杯决赛圈的那一夜,他们穿上的胜利T恤上印着一句朴素但令人动容的标语,“中国足球从未感觉这么好”。那么,至少在这一晚,在这个夏天,已经6年与任何好消息“绝缘”的中国男篮,也能昂首挺胸地喊出一句,“中国男篮从未感觉这么好”!
“务实一点,把篮球的理念先搞懂”——选帅,不折腾土和洋了这里先要请出跨界达人范志毅,以及他12年前那段建议全文背诵的经典吐槽。除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化输出,其中有一句几乎能贴切地指导任何一项中国竞技体育项目——“务实一点,把足球的理念先搞懂”。
中国男篮,也曾面临这样宏大而无解的难题。所谓顶层设计的理念,细细拆分可以引申出无数子项目,但最核心的无外乎“选帅”和“选材”。中国男篮用这6年时间的教训、摸索和心得,在多数人都要丧失希望之前,证明他们走对了路。
选帅方面,这6年间中国男篮经历了4名主帅,3土1洋。先是红蓝两队并行期间先后执掌教鞭的李楠和杜锋两位本土少帅,继而是任内落得一地鸡毛的塞尔维亚名帅乔尔杰维奇;再到现在,2024年夏天获聘任命,时隔15年“二进宫”的郭士强。

图说:郭士强场边指导时候经常叉腰,其实是因为腰部有旧伤
。
其实2009年首度执掌男篮教鞭时,郭士强就正巧夹在两个“外教时代”中间——前有哈里斯和尤纳斯,后有邓华德和扬纳基斯。只是当时才34岁的郭士强作为主帅仍显稚嫩,且中国男篮在“后姚明时代”的头几年势必要通过试错来交学费。2009年夏天的天津,郭士强率领中国男篮也拿到了亚锦赛的银牌,但决赛18分惨败和颁奖礼上的“偷笑门”都让他的第一个任期戛然而止;16年后的吉达,还是郭士强,还是一枚银牌,但比赛水准和精神面貌已大不相同。
本世纪以来,男篮选帅的思路就一直在土洋之间摇摆,呈现出一定的周期律。由土转洋时,原因一般是看到了男篮与欧美顶尖强队和现代篮球潮流的差距,寄希望于通过世界名帅的调教,“睁眼看世界”;由洋转土时,一般是经历了世界名帅在中国的“水土不服”,在比赛训练交流和篮球理念上龃龉凸显,然后得出个结论说,中国篮球的问题还得要熟悉情况的本土教练解决……
郭士强作为本土少壮派的代表,经历了从辽宁到广州的辗转腾挪,身上所谓“辽系”的山头主义标签也在渐渐淡去。况且,他的目光也不仅仅局限在CBA联赛。今年4月中国男篮短训营,16个名额,既有赵维伦、郇斯枫、王俊杰这样的旅外球员,也有朱正、冯傲、王浩然、刘金雨等CBA俱乐部的年轻球员,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隰泰诚。今年年初郭指导亲自飞美国考察球员,就在现场前排看了王俊杰的NCAA比赛。
就目前的情势看,由郭士强带队一直打到2027年的多哈男篮世界杯,应该不会有太大意外,而世界杯(以及是否能作为亚洲排名最高球队,直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)将成为郭士强本届任期的阶段考核。按照惯例,2026年的亚运会男篮不大可能大规模征召海外球员归队,这也意味着郭士强能腾挪的“最强完整体”要到2027年夏天才基本成型。届时郭指导能不能把这场“富裕仗”打好,才是关键。
但至少,从一声声“明白、明白、明白”的发号施令上,依稀能看到郭士强给中国男篮注入的,那份久违的精神气质。再说一个细节:据前方记者透露,亚洲杯决赛前的上午,由于没有时间前往场馆训练,教练组在早餐之后用胶布在酒店大厅贴出来一片临时球场,供球队进行战术演练并安排针对性策略。
有这份执着,决定成功与否的绝不是土帅和洋帅的区别。

图说:前方记者爆料,决赛当天上午,教练组用胶布在酒店大厅贴出来一片临时球场供训练。
对手都在指望归化,我们坚持自己的多样化取材本届亚洲杯前四强的球队中,恰巧连一个归化球员也没有。澳大利亚队和新西兰队是压根儿不用归化,而中国队和伊朗队都曾有过归化的历史,但相关球员并不在本届阵容中。中国的李凯尔、伊朗早在2019年就归化的罗斯坦普尔和杰拉米普尔,都没有来到吉达参赛。
事实上,除了实力较弱的印度队和关岛队,本届主要的亚洲球队中没带归化球员的只有3支——中国、伊朗和韩国。其中韩国队今年曾有消息欲归化美国五星高中生斯蒂文森,但最终未能成行。除此之外,以多数西亚球队为代表,本届亚洲杯的归化球员可谓大行其道。其中与中国队交过手的,就有沙特的拉赫曼和约旦的塔克。除此之外,卡塔尔的古德温、黎巴嫩的劳森、日本的霍金森、中国台北的高柏铠等新老面孔,也都仍是各自球队倚仗的对象。
除了归化球员,具有欧美非血统的混血球员,在本届赛事中也被大量征召。从肤色看,东亚球员这方面特征会更加明显些:日本队的雅各布·晶、泰福斯·海、小约翰·哈珀从名字就能看出其混杂的血统,中国台北队的贺博贺丹兄弟和“面具侠”汉密尔顿还沾亲带故的,而另一位不占用归化名额的阿巴西,已经作为本土球员参赛了。

图说:像贺博这样的混血球员,在本届亚洲杯各队的阵容中也崭露头角。
用归化球员和混血球员补强阵容,几乎已成了本届赛事各支亚洲球队的基本操作了。相比起来,中国队和老对手韩国队的成色则相对单纯一些。韩国队有所谓“海外背景”的,也仅有在澳大利亚NBL效力的李贤重,以及下赛季要去西雅图大学打NCAA的吕俊锡——后者还在中途伤退了。至于中国男篮,王俊杰是唯一的旅外球员,而几乎能组成一整套完整阵容的“海外军团”都没有来到吉达。
在归化和混血双管齐下大行其道之时,中国男篮本届的对策颇有些“我自岿然不动”的意思。但在遴选阶段,其实郭士强和教练组也按照中国队自己多样化取材的路子,充实着男篮人才库的厚度。上面说到今年4月份举办的短训营,其中王俊杰和李祥波就是从中脱颖而出,跻身最终12人大名单的。除了赵维伦、郇斯枫和王俊杰3名旅外球员,朱正、冯傲和刘金雨等“05后”新星的加入,为国家男篮注入了年轻一代的力量。
当时郭士强就表明:“未来国家男篮将贯彻落实中国篮协提出的国家队一体化策略,不仅关注成年队,还会综合考虑与青少年各级国家队做好衔接,拓宽选材视野,贯通化发展,为未来国家队的发展奠定基础。”赵维伦、王俊杰、淡厚然、庞清芳、郇斯楠等旅外新星的比赛训练,郭指导也是亲赴美国实地考察,顺便还巡视了崔永熙的伤情恢复。其中多名球员因为要参加6月底到7月初的U19世青赛,为成年国家队征战的首秀只得留到下次了。

图说:王俊杰堪称本届亚洲杯中国队的最大惊喜,他也最终入选了最佳阵容。
就这届的适龄球员而言,培养成才的背景也逐渐呈多元化。诚然,体校系统和CBA青年梯队仍是主要路径,但其中我们也见到了从小就被送到美国篮球名校历练的余嘉豪、得益于NBA全球精英计划走向世界的王俊杰,还有从CUBA打出名堂,还顺便兼顾三人篮球的张宁(最终未入选12人大名单)……不再把所有的宝都押在归化、混血这些对手都在走的老路上,我们自己的多样化选材,也能保证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。
没有世界大赛的日子,走出去,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打完亚洲杯后,在大赛中暴露出一些弱点的余嘉豪就要准备收拾行囊,去西班牙毕尔巴鄂报到了。这对他并不是新鲜事,早年在美国篮球名校塞拉峡谷高中历练,近几年才回归CBA,而如今又要走出去。他和闯荡NBA的杨瀚森、崔永熙、曾凡博,以及更多打NCAA和其他海外联赛的年轻人一样,组成了这个奥运周期内中国男篮的“海外军团”。
即便是打西乙,余嘉豪也认为自己将经历在CBA很难遇到的对抗强度,而这一点在他与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内线肉搏中的吃力感中,就可见一斑。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,但在没有高水平世界大赛锤炼的日子里,只有靠走出自己的“浪浪山”,才有可能追得上世界水平的速度和对抗。哪怕这意味着挣更少的钱、吃更多的苦。
杨瀚森作为首轮第16顺位新秀,理所当然会受到重点的培养,而他理应在心中比肩顺位比他更高的姚明、易建联(或许还有同样来自亚洲的八村塁),去追寻中国球员在NBA的星辰大海。崔永熙、曾凡博仍要继续为一份正式的NBA合同奋力一搏;而在他们之后,或许有望在未来几年选秀中听到自己名字的王俊杰、张博源、郇斯楠,也都需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,让自己可能的顺位提高一些,再提高一些。

图说:敢打敢拼,杨瀚森将成为中国男篮“海外军团”的领军人物。
当然首先要肯定CBA在近几年内的一系列举措,为国内年轻球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。CBA上赛季将外援政策改为“4节7人次”,逼着国内球员势走出过去若干年“4节4人次”为他们营造的舒适圈,在时间和机会的蛋糕被进一步瓜分之后,更硬气地证明CBA还是咱中国人自己的联赛。过往收紧的外援政策,看似是保障国内球员的时间和机会,但细细琢磨其实更像是保护性政策,造就了一代打碰不得、骂不得、和和气气而又温吞水般的“温室里的花朵”。
虽然才推行了一年,但你看看胡金秋、赵睿、胡明轩等大核到国际赛场关键战时的硬解能力,以及我们许多年不见的,属于外线球员的铁血防守,也都被朱俊龙、高诗岩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国家队老队长周鹏此前曾批评说,输掉一些本不该输的比赛后,当他听到年轻球员互相安慰“尽力了”,就忍不住要发问——我们在场上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,你们怎么好意思说“尽力了”了?可这一回,相信这帮站着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年轻人,有足够的底气说一声“尽力了”。
但,这仍不够。节奏愈快、对抗愈强的现代篮球潮流,不是靠国家队球员日常耽溺在CBA的常规节奏中就能体会的。所以才需要杨瀚森这样敢闯的年轻人,凭着天赋与努力,把中国球员能得见、能参与的比赛水平进一步拔高。幸运的是他如今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,“海外军团”已渐渐形成合力,即将在未来为中国男篮实现一次质的“集体攻关”。

图说:今年年初,郭士强亲自赴美观看王俊杰的NCAA比赛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篮协和相关主管部门在大赛征召旅外球员方面,展现出日渐灵活和变通的姿态,也为杨瀚森和他的伙伴们扫清了后顾之忧。今年的男、女篮亚洲杯,正处于WNBA关键期的李月汝,以及奔赴新秀赛季训练营的杨瀚森,都在与篮协和国家队的积极沟通后获得了豁免。这两周兄弟们令人信服的发挥,更是给杨瀚森一针最有效的强心剂。
结语从2019年到今天,这6年,中国男篮和他的支持者们是怎么熬过来的?随着今天黎明的破晓,这个问题不用我们多费笔墨,一起朝前看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日益庞大的“海外军团”在更高的舞台磨练技能,适时反哺国家队,并随着下面几支U系列青年队陆续为中国男篮输送新鲜血液——2025年的亚洲杯亚军绝不是终点。从重回亚洲之巅,再到重返奥运舞台,与欧美强队掰手腕,这些我们的前辈走过的路,对于更年轻的他们并非遥不可及。
让我们始终坚信的一点是:走对路,就有出路。并且,当希望的光明出现在隧道的尽头,让我们绝望了好多年的混沌和黑暗终要被抛在身后的那一刻,让我们大步向前,别走回头路。
图说:让我们记住中国男篮这个光荣的夏天,虽然没有冠军,但前路尽是希望。
2019年以来的6年,2015年以来的10年,或者再往前追溯,中国男篮上一个“黄金时代”以来,我们真的,从未感觉这么好。